FIP 猫不应繁育后代,特别是猫舍,最高危爆发 FIP 的场所。纯种猫也较容易患上 FIP ,这些猫猫停针康复后,很可能终身携带冠状病毒,用它们来繁殖,会制造更多传腹悲剧。一间或多间猫舍集体爆发 FIP ,很可能是因为种公猫曾经患上 FIP 。
冠状病毒 FECV 是否能在猫猫体内突变成 FIPV 腹膜炎病毒,继而演变成 FIP 猫,50%取决于猫的基因,另50%取决于环境因素,如是否应激,生存环境如何等。
传腹猫的后代较具有遗传易感性( Genetic Susceptibility )。从以往很多案例来看,遗传易感性已经不断得到验证:一些 FIP 猫的同胞兄弟姐妹相继得病。有些猫一家两口,甚至一家四口先后患上 FIP 。这些猫繁殖出的后代, FIP 风险自然较正常猫高。
传腹高发因素包括:
1)狭小的多猫生活环境,共用猫砂盆,冠状病毒容易流行2)匮乏有限的资源,猫咪有明显生存压力
3)名贵的纯种猫缺乏基因多样性,很多学者专家已经论证过,纯种猫因为基因易感性,患上 FIP 的机会比杂种猫更高,例如伯曼猫、布偶猫、英短、无毛猫、暹罗猫、金吉拉、异国猫等等。拿楼主亲身经历来说,我家有三只猫,两只得过传腹,布偶干性,美短湿性,布偶猫来自猫舍,后得知同窝小猫4个,全部干性传腹,由此推断它们父母至少有一只得过传腹。所以 Pedersen 才特别强调: FIP 公猫康复后尤其不应该用来繁殖(母猫同理,只不过公猫影响更大,因为只需要播种)!请果断为它们绝育吧!杂种 FIP 猫也同样不建议繁育,因为康复后体内也很有可能终身携带冠状病毒!